10月3日,美國職棒大聯盟德州遊騎兵主場。5局上,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領先4分,張育成逮中一記內角偏高直球,大棒一揮,球一路飛向左外野深處,直擊全壘打牆上緣後反彈回場內。
張育成揮擊後全力衝刺,接近二壘確定擊出全壘打後才放慢腳步,與原本在一壘的隊友雷耶斯(FranmilReyes)相繼回本壘得分。張育成當時不知道,這個場景足以在印地安人隊史留名。
當天是大聯盟例行賽季最後一天,也是印地安人更名為守護者(Guardians,暫譯)前最後一戰。這發2分砲是球隊百年來改名前最後一支全壘打,張育成同時貢獻最後一分打點、攻下最後一分。
回顧整個賽季,張育成一路走來跌宕起伏。他曾因要命失誤而遭網路「酸民」人身攻擊,打擊歷經多月低潮才爆發,賽季最終戰扛起先發第5棒、轟出這發載入史冊的全壘打,彌足珍貴。
印地安人前任主戰一壘手桑塔納(Carlos Santana)離隊後,本季一壘有如大風吹,多人輪流鎮守,包括游擊手出身、春訓改練一壘且打擊表現出色的張育成。
張育成季初與左打的包爾斯(Jake Bauers)輪流上陣,兩人卻不約而同深陷低潮,一壘手成為球隊打擊「黑洞」。包爾斯6月遭指定讓渡(DFA),印地安人拉上以長打見長的布萊德雷(Bobby Bradley);而張育成欠缺穩定出賽,不擅打變化球的毛病被對手抓住,打擊一直在低檔徘徊,暑期兩度遭下放小聯盟3A調整。
8月13日重返大聯盟後,張育成打擊脫胎換骨,出賽機會跟著增加,曾連7場敲出安打、期間連3戰開轟,打擊率突破2成之餘,長打率也扶搖直上。
這段期間張育成打出自信,攻擊變化球愈來愈順手,但仍缺乏固定先發位置。球團堅持季初以來「人人有球打」方針,張育成與陣中其他工具人西門內斯(Andres Gimenez)、米勒(Owen Miller)、克里門(Ernie Clement)爭取上場機會,這場打得好不保證下一場會出賽。
儘管如此,蛻變後的張育成仍用棒子證明身手,關鍵時刻屢屢建功,逐漸從後段棒次轉為中心打者。印地安人轉播單位球評愈來愈常稱讚張育成,多次討論是否該讓他更穩定出賽,以利提升打擊穩定度。
印地安人本季未能闖進季後賽,張育成的「驚奇之旅」10月3日劃下句點。他本季出賽89場,237個打數敲出54支安打,包括14支二壘安打、3支三壘安打、9發全壘打,39分打點,打擊率2成28,整體攻擊指數(OPS,上壘加長打率)達0.693。
就大聯盟台灣野手而言,獲球團重用的張育成打出歷史性賽季,一舉超越陳金鋒、胡金龍、林子偉等前輩多年成就。
大聯盟台灣球員歷來揮出14發全壘打,拚戰大聯盟3季的張育成就占了10支,其他曾在大聯盟開轟的台灣球員是郭泓志、胡金龍、林子偉。以成績論,封張育成為大聯盟史上最強台灣打者並不為過。
放眼印地安人全隊,張育成本季9發全壘打排名第7,39分打點排名第8;長打率0.426雖比不上陣中主砲拉米雷斯(Jose Ramirez)與雷耶斯,仍遠高於其他內野工具人。
2022年賽季,1915年起使用的印地安人隊名將走入歷史,球隊上下此時卻充滿不確定性,包括季中因健康因素離隊的總教練法蘭科納(Terry Francona)是否再掌兵符、人氣球星拉米雷斯是否會在約滿前成為交易籌碼。
這支球隊新賽季內野陣容也充滿變數。張育成在工具人領域的競爭對象除了西門內斯、米勒、克里門,也有在小聯盟躍躍欲試的弗利曼(Tyler Freeman)、阿里亞斯(Gabriel Arias)等新秀。
印地安人球團預算一向有限,難以在自由球員市場爭取大牌球星,短期內不易變更陣容年輕化路線。26歲的張育成身為陣中青年軍一員,長打實力出色、守備位置靈活,憑藉本季倒吃甘蔗的表現,有機會在新賽季陣容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被其他球隊注意。
張育成9月17日在洋基球場賽前受訪,被問到新賽季展望時露出招牌笑容,想了一段時間後說:「明年就還是一樣,留在大聯盟,希望可以有好的表現,突破自己。」
他坦言季初求好心切,調整心態後開心打球,才沒有綁手綁腳。展望新賽季,他期許自己克服心理問題、將壓力擺一邊,「希望明年可以更開心一點,更喜悅一點」。
「站穩大聯盟」是眾多朝這個棒球最高殿堂叩關的球員夢想,本季過後,張育成已成為台灣棒壇最接近這項目標的野手,特別是有了本季克服打擊低潮的經驗,這位旅美好手新賽季帶著笑容馳騁賽場的表現格外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