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印度與中國間的尼泊爾,是印度教與佛教的過渡。街頭大小廟宇林立,宗教是人們的生活骨幹,其中一項從王室到民間都虔敬無比的信仰,是活女神庫瑪麗(Kumari)。
符合庫瑪麗遴選資格的女童介於三至七歲,從被選為女神那天起,她們離開家人,住進寺院,任期間雙腳不能落地,唯有在特殊慶典才能坐在神轎上外出巡城。若不慎受傷出血,或青春期初潮來臨,她們便須退位,回到世俗凡間。
又或許,在理解神的意義前,她已成為神。
| 加德滿都杜巴廣場 | | | 從Gokyo Ri望向Gokyo第三湖,湖水是寧靜的藍灰色。 | 庫瑪麗不只一人,地位最高的皇家庫瑪麗住在加德滿都杜巴廣場旁的庫瑪麗寺院(Kumari Bahal)。那是棟三層紅磚建築,內有三層庭院,佈滿細緻繁複的木雕,每天下午四點,庫瑪麗會從三樓窗口出現,聆聽信眾祈願。
我到達寺院時,庭院裡擠著三、四個旅行團,中央一株紅花開得正艷,幾十人圍在院子引頸望著小小的窗口,嘰嘰喳喳討論不停。被觀看,也是庫瑪麗的工作之一。
導遊在旁講解,庫瑪麗是尼泊爾王室保護神塔蕾珠女神的化身,由來傳說有多種版本,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是一位尼泊爾國王常與塔蕾珠女神擲骰子玩樂,女神告誡絕不能讓其他凡人看到自己身影,王后聽見宮室傳出國王與女性交談聲,某日好奇隨國王走入,看見女神面容。女神大怒而去,降諭不再現身保護國王和國家。經國王苦苦哀求,女神才允諾附身到尼瓦爾人釋迦族女孩身上,繼續庇佑國家。
就此,皇家祭司對釋迦族女童舉辦嚴格遴選,找出隱身其中的活女神。候選女童的體態須符合三十二種特徵,她們的頸項如海螺殼光滑,睫毛如母牛濃密,腿如小鹿健美,前胸如獅子,身形如榕樹挺拔;她們出生時的星象吉祥,身上沒有斑點胎記,牙齒整齊無缺,未曾流血,未曾生病。維基百科的註解中提到,在尼泊爾語中,庫瑪麗的意思是「處女」。
通過初選的女孩會被關入密閉房間中,地板中央置放水牛頭、撒上牛血,象徵被女神殺死的妖魔。整夜,戴著猙獰面具的人圍著女童跳舞,表現最鎮定的女童,即為庫瑪麗化身。
人群一陣騷動,一位穿著大紅外衣、配戴精緻首飾的女孩從窗口探出頭。庫瑪麗現身時是不能拍照的,大家睜大眼睛望著窗口,原本的嘈雜轉為細碎的低語聲,導遊們嘶聲提醒,活女神出現了,快許下你們的心願呦。
成熟裝扮與往鬢角延伸的深濃眼線掩蓋不了活女神的稚氣臉龐,但她沒有表情。庫瑪麗突然大哭或大笑,預示信徒將重病甚至死亡;抽泣或揉眼睛,信徒將生重病;發抖,信徒恐面臨牢獄之災;拍手,國王會發生不測;抓食供品或禮物,信徒會破財。同齡孩子再平常不過的舉動,在她身上意味災厄。
庫瑪麗如雕像般的臉龐靜靜望著底下人群,唯一流露情緒的,是她搭在窗台上的手。那雙手好小,沒有任何飾物,手指輕輕點著窗台,像是計數著時間。一會,那身大紅禮服退入陰影裡,接著雙手從窗沿抽回,人群發出一聲低低的、心滿意足的嘆息聲,緩緩往門口移動。
「她幾歲呀?」有人問。「八歲,她今年八歲。」
庫瑪麗身上那件大紅禮服、一枚金幣與每月六千到七千五百盧比退休金(約台幣兩千兩百元),是她們退休後能保留的財產。因長期足不沾地,退休庫瑪麗的第一項功課,是重新練習靠自己走出戶外。任期間只能與家人與指定玩伴接觸,也讓她們得重新融入正常的人際關係。同齡孩子對前任活女神的敬怕甚至排擠,讓她們歷經一段漫長的,從女神墮回凡間的艱辛歷程。她們連婚姻都遭逢阻礙,因傳說與庫瑪麗結婚會遭遇不幸。
近年,庫瑪麗的教育權數度被提出討論。一九九一年退位的庫瑪麗Rashmila Shakya在十八歲考上大學,成為第一位拿到大學學位的活女神。她在電腦軟體公司找到工作,並與作家合作寫下個人傳記《從女神到凡人》(From Goddess to Mortal )。帕坦地區前任庫瑪麗Samita Bajracharya任內透過家庭教師繼續學業,她退位後回到學校,經過一個月的調適期,慢慢回到一般十三歲女孩的生活。縱使重新適應社會的歷程不易,多數接受媒體訪問的庫瑪麗仍認為女神生活是一輩子難忘的經歷。畢竟那種世界因妳而轉的感覺,無論神與人都難以抵擋。
半小時內,又有兩批旅行團湧入寺院中,庫瑪麗也再度現身兩次。離開時,在寺院門口排排坐的婦人以滿手明信片擋住我的去路,「五十盧比一張!」明信片上印著的歷任庫瑪麗臉孔在我面前晃動,「三十盧比吧,二十盧比?」我搖搖頭,快步離開。
書寫這篇文章時,我怎麼也想不起庫瑪麗的臉,卻記得那雙輕輕點著窗台的手。那一刻,那是她身上最不女神的部分,一雙屬於一個凡人女孩的,好小好小的手。
※ 文章出處/資料提供:山岳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