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課程第一天
一大早,教練班的同學們都準時在教室裡就座,等著課程總監(Course Director,以下簡稱CD)現身。
這時候感覺的出來大家的心裡面都有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緊張心情。
>CD終於出現了,跟大家問好之後,從他手中發了一些應該填寫的資料讓我們寫,並開始說明未來這幾天的IDC(教練發展課程)是怎麼一回事,IE(教練考試)又是什麼樣的狀況。
大家當然對IDC和IE有很多疑問,CD一一耐心解答了所有同學的疑慮之後,緊接著馬上開始上學科。學科總共分五項,生理、物理、裝備、RDP(潛水計畫表)和技巧與環境。
而今天的進度是早上複習物理,下午上RDP。雖然說這些東西在之前的潛水長課程都有上過、讀過了,不過全英文的東西對我而言還是一項大挑戰。因為有自知之明,所以開課之前自己又有先預習過一些了,上起課來比較不會那麼吃力,大致上都還應付得來。 準備課程第二天 隔天一大早,大家在潛店集合,整理裝備、著裝,準備下水。
TSD並沒有自己的游泳池,所以我們上平靜水域課程都必須要延著沙灘走上一小段路,然後下水游過一個小凸岬,到另一邊的一個小內灣上課。這個小內灣水深大約在2-4米,平常不會有什麼風浪,底下都是沙質地,能見度也都不錯,可以說是個非常理想的平靜開放水域、天然的游泳池,絕佳的上課地點。
今天CD挑了十項水下技巧評估大家在水底下的狀況和程度,他要大家把他當成學生,一一示範給他看。
水下技巧是我最有自信的一部分,每當潛到水底,我的心情總是格外平靜,頭腦總是特別清晰。這十項技巧當然有一些已經有段時間沒做了,有些生疏,但基本上沒什麼大問題。
在我們這幾個同學當中,就屬我詮釋的技巧有些許不同,因為班上有四個是在TSD上潛水長課程,而英國女娜特莉也在一個月前先來這裡複習,所以他們的步驟或表現的方法幾乎都相同,我所學的則會有一些小地方和他們不大一樣。
這當然是好事,我們可以互相學習,我看見他們一些不錯的手勢或不同的詮釋方法就把它拿來用,而我在蘭塔島從各個教練身上綜合學到的一些不錯的部分也分享給其他的同學。
或許我在潛水長實習是用換工的方式工作了三個月,之後又待在澎湖工作了一個夏天,所以和其他同學比起來相對的實務經驗比較豐富,做起這些技巧對我而言可以比較流暢、輕鬆,不會手忙腳亂,這剛好可以彌補我在學科上的不足,當大家需要花時間練習水下技巧的時候,我可以將這些時間花在K書上面。
花了一個早上,大家又重新了複習一次水下技巧,CD也對大家的表現做了回饋,給了我們許多非常棒的建議。
下午,又是學科大轟炸,上了專有名詞最多、英文單字長的跟泰文差不多,像一堆蟲在書上爬的生理以及裝備。
準備課程第三天 早上大伙兒一樣在潛店集合,圍坐在同一張桌子周圍的同學們表情又都嚴肅了,因為今天是我們第一場平靜水域試教。
昨天CD分配給大家一人一項水下技巧,講解了試教的程序和技巧之後,要大家回去好好地準備。
我這次分配到的技巧是口吹建立中性浮力(Neutral Buoyancy Oral)(註)。
(註)口吹建立中性浮力:如果BCD(浮力背心)的低壓管或按鈕故障、無法充氣的狀況下,練習用嘴巴對著充氣孔吹氣的技巧充氣,並建立中性浮力。
接著,CD開始要大家一一做下水前的簡報(Briefing),簡報其實不難,有基本的架構,每個部份只要有講到就有分數(當然不能亂講一通),而我們也可以拿著事先寫好的手寫板當做小抄,邊看邊講。對我而言,挑戰的地方在於全部都要用英語去表達。
因為大家都是第一次講解,難免都有遺漏掉什麼,我也漏掉了幾個應該要講的手勢信號,英語也講得比較卡一點,自己也並不滿意。但學習總是從經驗累積來的,成長的第一部也是從開始做自己不習慣的事情開始,我總是告訴自己永遠都沒有最好和不好,因為一次都會比一次更好。
CD對大家的簡報做完回饋之後,我們再次著裝、下水,開始在水底下試教。
試教時,CD會指定輪到誰當教練,誰當助教,其他人則充當學生。充當學生的人,CD會在水下用手勢或在水面上就先講好待會應該要出什麼樣的問題或狀況給教練去解決。做完一輪之後,大家一起浮上水面,接著扮演教練的人要對著大家做總結(Debriefing),指出學生做得好的部分和發生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等等,這樣才算完成整場試教。
用完中餐,下午又回到教室上學科,今天則是上PADI程序與法規。這部分就是翻著厚厚的一本PADI教練手冊,裡頭列著一條又一條的規定,如果念法律的人應該對這一項會非常拿手,而我當然又是得埋頭苦讀了。
IDC正式開課的前三天,算是重頭到尾又複習了一次潛水長所學的東西,並且講得更重點、更深入了一些。每天的行程都是滿檔,晚上則是我苦讀的時間以及準備隔天的項目,當下的感覺當然不輕鬆,每天晚上睡前滿腦子都是滿滿的東西,我以前當學生的時候可從來沒這麼用功過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