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鐘頭後順利完成了入關的手續,這時已經是中午12點多鐘,接下來我們要趕往80多公里外的衣索匹亞哈拉爾(Harar)要寨古城。進入衣索匹亞後,感覺馬路又平又寬,第一眼印象就覺得比索馬利蘭進步多了。
越過一山又一山,經過一村又一村,車程約3個鐘頭後,我們終於抵達了位於衣索匹亞東部的哈拉爾(Harar) ,當然先入餐廳用午餐。接著就進入古城內展開了一系列的參觀活動了。 哈拉爾位於衣索匹亞東部高原,9世紀伊斯蘭教傳至衣索匹亞,哈拉爾現存的3座最古老清真寺就是那時期建立的。傳說13世紀時許多阿拉伯半島的酋長遷居於此,穆斯林掌握了城市的所有貿易,16世紀時哈拉爾成為哈拉里王國(Harari Kingdom)的首都。1875年埃及曾佔領過這裡,直到1887年衣索匹亞的夢尼利克(Menelik 1844~1913)國王統治了這裡才成為衣索匹亞的領土,那時有許多印度商人移居在這裡,現存的許多建築物就是受到印度移民文化的影響。1938年義大利入侵衣索匹亞,哈拉爾受到饑荒與戰火的蹂躪,曾一度的蕭條,現在已慢慢步上正軌了。 | 19世紀的哈拉爾(Harar) | | | 現在的哈拉爾(Harar) | | 哈拉爾現有居民7萬多人,它一向都是衣索匹亞對非洲之角與阿拉伯半島的商業重鎮,自古受伊斯蘭教文化的影響,整個城市有80多座清真寺,最古老的3座清真寺已有千年的歷史,所以被視為伊斯蘭教的第四座聖城,也是衣索匹亞唯一一座的伊斯蘭教的城市,哈拉爾在200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
從西邊最古老的城門進入哈拉爾古城後,就進入了一條狹窄又擁擠的街道中,整條道路隨著坡度而延伸約數百公尺的長度,街道兩旁都是賣生鮮蔬果及五穀雜糧的攤販,放眼望去只覺得在這裡營生大都是穿著鮮豔服飾的婦女。 走出擁擠吵雜的市集後,我們來到了一般百姓的住宅區,隨著導遊的指引,進入了一家做為樣版的展示民房中參觀,進入以前可以看到鑲著華麗的門框雕刻,懸掛著薄紗的門簾。進入大廳後,正門的對面設有鋪著華麗毯子的坐榻,最上層的位置最尊貴,是給懂得可蘭經的人坐,不懂可蘭經的人只能坐在門外。 牆上掛有各式各樣的盤子,木頭的容器是衣索匹亞傳統的盤子,用來招待客人。至於花色鮮豔的盤子來自日本,它的材質是生鐵做成,所以很重。把鐵製的容器掛在牆上還有其它作用喔,當發生地震時,這些容器被震時會發出聲響,人們得到訊息就可以立刻逃出去了。
哈拉爾住宅的另一項有趣的特色就是客廳旁的櫃子上,會放置四個黑色的瘦長如葫蘆狀的罐子,裡面分別放置錢幣、藥物、珠寶和種子,遇到緊急狀況時,就抱著這些賴以為生的家當逃難,是不是很有趣的一種傳統生活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