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之墓
| 文字紀錄說他埋葬在這裡,在祭壇前面,新教堂蓋在墓地地基上,以免驚動他的墓。 | 伊麗莎白•柯斯托娃Elizabeth Kostova<歷史學家> | 旅行有時是沒有經緯,在地圖上拉扯一條錯亂的線條,畫著旅人的軌跡,多數的軌跡可以再被解釋,解釋旅行中離奇的心路歷程,旅行一向就是這樣子。
但在羅馬尼亞等待歷史學家的,卻從來不是那種的旅行。
一路從錫吉什瓦拉、錫比烏、布拉索夫、來到布加勒斯特,歷史學家說,他沿著時光流轉的隧道走,古老的中世紀要塞,以教堂為中樞,在近代逐步擴建成一塊城鎮的概念,紅磚瓦從圍牆內蔓延出去,另外形成所謂的新城區。而布加勒斯特,很典型的,完全是羅馬尼亞現代化的臉孔,再殘留一點共產化的鐵鏽痕跡。
追憶過往數百年滄桑、無數的征戰,羅馬尼亞人早已習慣堅忍與卑微,他們的諺語傾訴著:「低垂的頭顱不會被砍。」相較吉普賽的豁達另有一種辛酸。
自從共產解體、西奧塞古下台這二十多年來,整個瓦拉基亞不斷被開化和翻新,至今仍苦苦追趕西歐國家的步伐,文化、科技、經濟衝突下,滋生以前所不存在的議題,許多地下化行為,依然繁衍於模糊的地帶。
歷史學家很早之前就注意到,除了吉普賽,羅馬尼亞在影展的另一類大宗是社會現象,描繪共產時代末期的過渡狀態,比方說「四月三周又兩天」談墮胎、「警察形容詞」談社會警察的手段、「她和他和他和他」惡劣的人口販賣,近幾年偶有所聞的新聞大多集中在瓦拉基亞,尤其濱黑海的康斯坦納。
布加勒斯特的晚上,他常佇立在陽台邊觀察整條街的行人,看他們一一消失暗巷裡,不知道是否是他的想像,他總覺得那些路人連交談都帶著些許鬼祟,讓他不太舒服。
另一位背包客麗塔對黑海岸有很多心得,她告訴歷史學家,黑海可比擬成羅馬尼亞的墾丁,是他們青少年的party聖地,適逢旺季時節,看得到不少放縱荒淫的聚會,從許多角度看來,都和羅馬尼亞其他古老地區隔閡在相同的土地上。
這才是羅馬尼亞真實的面貌,麗塔篤定的對歷史學家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