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隊在末代IBAF世青賽應已無爭冠機會,其中一個阻擋中華隊尋求衛冕的關鍵人物,就是日本身高197公分的王牌投手藤浪晉太郎,預賽被藤浪完封吞下13K。
台媒對這位日職下一位超級大物新秀的關心多半到此為止,但藤浪其實正把世青賽當作甲子園來投,燃燒令人動容的奪勝意志及青春靈魂,無疑是本屆世青賽最值得矚目的未來之星。
與中華隊之戰休息3天後,藤浪周三再先發面對哥倫比亞,甚至昨天繼續先發面對南韓,連3戰先發,連2天出賽,手臂猶如鋼鐵打造。藤浪面對哥倫比亞表現欠佳,自去年秋天近畿大會以來,307天首度吞敗,主投5局掉3分,用了100球。
但這位年少強投完全不需休息,隨即在隔天馬上再先發對決南韓,且用127球完投9局只掉2分,率領日本以4:2擊敗南韓。
今晚日本還有對美國的關鍵硬仗,若看到先發投手又是藤浪,真的不用太意外。
藤浪率領大阪桐蔭成為史上第7支稱霸春夏甲子園的球隊,尤其上個月才結束的夏季甲子園,藤浪4天內連續主投且完投8強、4強及冠軍戰,後兩場更都是完封,27局只失1分,一共投378球,準決賽及冠軍戰的最後一球,都是152公里的快速直球,豪氣干雲。有日本球評認為,藤浪是超越松坂大輔、田中將大等名投,史上最強的甲子園投手。
台灣相當羨慕日本每年都有動輒超過4千所學校參加的甲子園,但話說回來,對投球用球數只會盲目看待的台灣,該如何正視身為一位日本高校的王牌投手,需具備兩周內投50局的實力,且最後比賽日可能要天天投的局面。
把藤浪的例子搬到台灣,假如他是中華隊王牌投手,連3戰先發,連2天主投的戲碼有可能上演嗎?
別說教練不敢排,先不管結果如何,「摧殘幼苗」、「不懂保護投手」等表面看似很有道理的情緒性言論,肯定會充斥輿論及網路,坦白說,只會盲從的台灣根本不可能出現像藤浪這般激勵人心的感動故事。
或是應該說,現今台灣棒球環境,已根本培養不出一位能投150公里,又如此耐操耐用的超極品投手。
話說回來,讓藤浪這樣密集出賽,真的是摧殘投球生命?為何發展更先進的日本媒體或棒壇就不這麼認為?
台灣受大聯盟影響,對「100球」似乎跟著情有獨鍾,但那是在美國投一休四、更為激烈且幅員廣大的職棒環境下,所設定的參考臨界值,非所有人都適用,更不該盲目拿到業餘或三級棒球一以貫之。日本的環境,每位球員從小扎實的體能及下盤訓練,日本投手一向較耐操是眾所皆知,且控球能力遠比台灣投手出色。
投球耐操、控球出色是日積月累苦練而來的,且唯有趁肌肉疲勞恢復較快的年輕歲月,尤其精力旺盛的高中成長期來操體能最有效果,而非一味地保護,用無意義的用球數之名來壓抑體能及球技朝更上層樓的極限發展,需用更多面向的角度來對待。
更重要的是操之有道,台灣基層棒球肯定有那個環節出現問題,才導致投手不耐操,或操一下就容易掛,空有素質卻無法更上層樓的投手比比皆是。
看到藤浪,台灣除了流口水,真的是時候該正視為何台日棒球發展有著如此偌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