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斯杯熱翻天,連續兩天滿場,一票難求,天母北體籃球館每天塞進至少5000人,這場景和文化有沒有比一面奧運獎牌更能感染人心,提升台灣運動產業,吸引更多人注意,甚至做為政策擬定的參考,值得官員深思。
過去三年體委會花很多很多錢在棒球,試圖拉抬棒球的國球地位,拯救棒球的國球形象,提升台灣棒球競爭力。
政府投入這麼多錢和心力,棒球夠不夠爭氣,整體提升符不符合預期,留給時間去評價,明年棒球振興計畫四年到期,經費一定大砍,市場難免大縮,補助肯定減去大半,縣市棒球隊還能不能「堅持下去」?棒球還能燒得更熱?國球是否還能靠戰績去撫慰人心,疑問不少。
籃球跟棒球不同,籃球的根並沒有完全建立在國際賽名次上,籃球更融入台灣人的生活、運動、文化,無所不在,籃球也是校園聯賽和參與人口最多的台灣國球。只是籃球不像棒球,擁有深厚的民族情感,擁有國球定位,每年得到政府數千萬額外支撐,籃球就算國際賽成績平平,一旦在國內打起來,還是熱力四射,精采動人。
瓊斯杯「中日之戰」依舊點燃隱藏在籃球迷心中多年的激情,不管中華隊勝負輸贏,不論比賽結果如何,籃球迷的熱情與永遠的期待,很容易被挑撥起來。
除了籃球迷那分原本就很容易被挑逗的熱情與摯愛,中日之戰,我們可以看到更多中華、日本國家隊的細膩與粗糙。
日本組隊細膩,重細節更挑剔 日本國家隊每年都要選出40人大名單,再逐步挑選、篩選,有一套行之多年的合理公平機制,並完全尊重總教練職權。日本不只組訓細膩,制度完善,每年拉練美國賭城,訓練比賽,養成新生代和中生代潛力國手,不管國家隊戰績如何,日本人努力提升,精緻規畫,鉅細靡遺的行事風格,場外場內都讓人感同身受。
中華組隊粗枝大葉 比起日本隊,中華隊更多是靠球員的天賦組合與教練的運氣去打國際賽,我們缺少制度面的長期提升,也沒有足夠寬闊的視野、經驗、授權,後勤支持也有改善空間。
經費不足一直是中華隊最大困擾,制度面和國家隊長期養成的系統,沒有一套公平有效,行之有年的規範,也是中日籃球最大不同。
球員旅外,台灣籃球要自我提升 中華隊五名先發都是旅外歸來,李學林、林志傑、曾文鼎、吳岱豪都旅外打球,田壘是被合約綁住,否則也早走了,目前連二線國手楊敬敏、洪志善也都旅外打球,這代表台灣籃球不進反退的市場,需要用嚴肅態度與責任去面對。
中華籃協沒有足夠的經費投資,七支SBL球團也不投資,籃球產業做不大,市場愈打愈小,球員被迫只能往更高薪的市場和環境去發展,這就是台灣籃球持續退化最大根源。
市場需要開發,不是等待 10幾年前,裕隆老闆嚴凱泰說過,台灣還沒有籃球職業化的市場,今年行政院長陳沖和體委會主委戴遐齡也跟著說,「台灣籃球市場職業化並不成熟」。
如果一切都成熟了,那還要政府、籃協和球團做什麼?等了10幾年市場還不成熟,球員都跑了,何時市場才能成熟。現在不努力去做,重建市場,創造產業升級,何時才要動手!
台灣籃球早有職業化的條件和需求,也只有職業化,才能重建人事、機制和體制,產生監督力量,創造更大市場,提升台灣籃球和運動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