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中華職棒最具改革性的一年,過去聯盟萬年不動的人事在這個球季出現變更,小資球隊轉賣給「富爸爸」,並且還進行尼洛、叛將等條款的廢除。另一方面,聯盟取消原本外籍球員薪資1萬美元的上限,各隊都拉高預算,提出高薪並附帶優沃條件的合約,以吸引更強力外援來助拳。這樣敢砸錢的結果,自然讓中職更有看頭,外援的水準不再只是新人聯盟至2A等級,幾乎是快速提升到至少3A,甚至許多都有大聯盟或日職一軍經驗。
球隊在子彈充足後,就不僅只是希望提升戰力,更期待洋將一來就能大量吸引票房,因此重金找來在台灣棒球具知名度的外籍球員助拳。像是義大於2013年接手興農牛,為了打響名氣,就網羅具有19年大聯盟經驗、參加過12次明星賽,並拿下漢克阿倫獎、銀棒獎、打擊王、全壘打王、打點王等獎項,還曾獲得世界大賽MVP的知名強打曼尼(Manny Ram□rez)。隔年則是找來有15年大聯盟資歷,生涯有156勝,曾拿下防禦率王的賈西亞(Freddy Garc□a)。
曼尼及賈西亞頂著大聯盟名將的光環來到台灣,雖不是所向無敵,但表現卻實是在水準之上,而且成功刺激票房。2014年中信接手兄弟象後,同樣找來有知名度的球員,首先是有大聯盟11年資歷且拿過銀棒獎的羅培茲(Felipe L□pez)、以及因為誤判而錯失完全比賽的賈羅拉加(Armando Galarraga)。不過他們二人都不符戰力,羅培茲更是只出賽8場,留下26打數3安打、打擊率0.115的成績後黯然離開;賈羅拉加6場先發只拿下1勝,同樣提前因不符戰力遭解約。請來這些球員所費不貲,但沒有收到效果,實為可惜。
經過前一年的失敗,2015年中信再找更大咖的外籍球員,這次他們請來在2003年曾讓洋基及紅襪出高價爭相網羅的古巴名將康崔拉斯(Jos□ Contreras)。他投出的成績雖然還算不錯,但這年並非打擊年,考量其他洋投更具壓制力,球團在洋將大限前跟他溝通,請他轉任客座教練,未讓他繼續投球。
除了上述原本就具知名度的大聯盟球員外,包含統一獅的坎諾(Luis Vizca□no)、吉爾(Jair Jurrjens)、飛力士(F□lix Pi□)及羅薩(Wilin Rosario);義大犀牛的史密斯(Ryan Rowland-Smith);Lamigo桃猿的柏納帝那(Roger Bernadina)等,都曾是大聯盟各隊主力名單中的一員。另外除了早期的立花義家、中山裕章、高津臣吾、芝草宇宙外,這幾年來台效力的日本球員則有曾是美職主力牛棚的田澤純一,及有美日兩國經驗的牧田和久。
高薪請來的知名洋將讓球迷有夢最美,但失望也總是相隨,真正繳出理想成績的並不多。近期的大咖洋將中,只有賈西亞及田澤純一有待滿整季,其他都因為各種原因提早離隊。其中最新的一人,是今年應林威助之邀的牧田和久,原以為他獨特的潛水艇姿勢,加上美日職經驗,會成為球隊厚實的外援戰力,孰料他幾乎成為發球機,一二軍合計只出賽10場,9.2局投球的防禦率就大於10,因此提早被球隊解約。
來了這麼多明星外籍球員,多數表現反而不如名不見經傳的其他洋將,其中一個原因是「能力退化」,他們來台都已經35歲以上,早已不復以往巔峰時期身手,甚至有累積已久的傷勢或肌肉疲勞狀況。中職的強度已經提升,他們投球球威下滑,或是揮棒速度變慢等,就很難在這裡生存。
「球風不同」是另一個影響他們表現的原因,就像牧田和久曾表示有些球路以往打者根本不會揮擊,但在中職就被打得很慘,以往有壓制力的球,在這則沒有攻擊性。而且中華職棒戰術較多、配球模式不一樣,資歷雄厚的大咖外援,早已習慣國外的戰術形式,無論是投手或打者,來台都需要重新適應。加上台灣球場有很熱絡的加油方式,沒有儘早習慣就會成為會讓他們分心的干擾,因此難以正常發揮。
「環境不同」是職業球員長期面臨挑戰的一環,在美國因為各球場的經緯度、海拔、氣候等因素,適應能力造成許多球員不同的表現。許多遊歷各國的流浪球員,早已習慣各種冷熱狀態,但長年待在美職或日職的球星,他們並沒有碰過台灣這種潮濕又悶熱的天氣,濕濕黏黏加上流汗量多,這樣的狀態也可能成為他們失常的原因之一。
中職這幾年無論投、打都進步很多,洋投的名氣已經不能成為勝利保證,洋將資歷就僅是資歷,不等同能力,只能代表球團本錢雄厚。實際上30歲的3A資歷球員,恐怕還比35歲有大聯盟資歷的老將更有機會繳出佳績,實際上的身手及能否適應台灣環境及球風,才是能否在中華職棒生存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