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跟4.61,猜猜看這兩個數字,哪個是今年季後賽所有先發投手的防禦率?哪個又屬於救援投手?如果在前幾年,相信所有人都會不加思索地認為前者是各隊「鐵牛棚」合力演出的傑作,後者則來自一到季後賽就被總教頭換人如翻書的先發投手。但風向變了,前幾年表現不振的先發投手們今年終於揚眉吐氣,如能繼續保持現有的2.89防禦率到最後,不但會創下2001年(2.69)以來新低,也將是本世紀唯二季後賽先發投手防禦率低於三的年度。太空人兩大巨投柯爾(Gerrit cole,先發戰績2勝0敗、防禦率0.57)及韋蘭德(Justin Verlander,1勝1敗、防禦率3.38)、國民的薛則(Max Scherzer,2勝0敗、防禦率2.57)與史特拉斯堡(Stephen Strasburg,1勝0敗、防禦率3.00),以及道奇布勒(Walker Buehler,1勝0敗、防禦率0.71)、勇士索洛卡(Mike Soroka,1勝0敗、防禦率1.29)等一線強投都表現良好可能還不那麼值得意外,畢竟他們都是例行賽成績優異的一線強投。但目前為止最為出色的先發表現反倒不是來自他們,而是由國聯冠軍賽首戰投出7.2局無安打的國民三號先發桑契斯(Anibal Sanchez,1勝0敗,防禦率0.71)所演出。另一方面,「高齡」38歲看一場少一場的紅雀老將韋恩萊特(Adam Wainwright,0勝1敗、防禦率1.80)在例行賽防禦率高達4.19,季後賽卻能連投兩場優質先發且都撐到第八局,也確實令人嘖嘖稱奇。
過去幾年表現低迷、以至於投球局數不斷被救援投手蠶食鯨吞、甚至一度被認為重要性已不如牛棚的先發投手紛紛大發神威,確實已成今年季後賽的特異現象。過去四年季後賽先發投手的防禦率分別是4.33、3.88、4.08及3.90。乍看不算太糟,但這可是絕大部分由戰績最佳十隊中一二號先發投手所貢獻的數據。反觀同期救援投手的防禦率——3.55、2.88、3.97及3.60,年年都優於先發投手。僅看防禦率可能還感覺不出先發與牛棚之間的巨大差異,從下表的對手OPS則可明顯看出,救援投手在季後賽不但一向表現穩定且往往「碾壓」先發投手——直到今年先發投手們才終於扳回一點顏面。
當然,有人會說這是因為這些先發投手在季後賽面對的大多也是聯盟中最頂尖的打者(否則他們所屬的球隊就不會打進季後賽了)。且由於先發投手多半要面對同一打線二到三輪,球路容易被摸清,加上比賽後段體力、球威下降,表現自然要比救援投手來得差。以上說法確實有幾分道理,但別忘了:一、救援投手面對的同樣是這些頂尖打者,甚至遭遇的機率更高——因為教練們往往會在中心打者上場時才換上救援投手。二、先發投手進入比賽後段繼續面對同一打線容易被打爆的危機,教練們同樣心知肚明。因此一有風吹草動,往往立馬上投手丘換投。這導致前幾年先發投手投球局數不斷創歷史新低,已經到了幾乎要比救援投手還要少的地步。也因此大聯盟才會一改過去「擁有幾大先發投手就是季後賽成功的一半」根深蒂固的觀念,遽而轉向救援投手可與先發投手分庭抗禮、甚至凌駕其上的「季後賽鐵牛棚致勝論」。
然而這一切都在今年季後賽有了巨大轉變。由上到下、從老至少,不論是王牌薛則或三號桑契茲、待退的韋恩萊特或初出茅廬的索洛卡,剛傷癒復出的塞佛里諾(Luis Severino),抑或是一到季後賽就像吃了無敵星星的田中將大(生涯例行賽防禦率3.75,季後賽則只有1.32),個個都能投出好表現,使得教練們也更有耐心、更願意讓他們多投一兩局。今年36場分區季後賽中先發投手投滿六局的場次就多達15場,比例達41.7%,足足是去年的兩倍有餘(28場中只有5場,17.9%)。同時先發投手平均每場投5.02局也創四年來的新高。當然也有球隊因此嘗到苦果——像是道奇總教頭羅伯茲(Dave Roberts)在對國民第五戰硬是讓六局上已遭遇亂流、七局上又一記觸身球K中鈴木清頭部的布勒多投好幾人次,隨後又派上克蕭(Clayton Kershaw)想依樣畫去年國聯冠軍賽最後一戰的葫蘆。結果「偷局」不著蝕把米,不但道奇慘遭逆轉,羅伯茲本人徒增「調度無方」的罵名,最慘的還是害克蕭幾乎確定就此洗刷不了「季後賽一條蟲」的不名譽烙印。
為何先發投手們能不約而同地在今年季後賽搖身一變所向披靡?雖說可能跟太空人、道奇、國民等隊都擁有強大先發投手陣容,加上洋基田中將大、勇士小將索洛卡也都是一時之選有關。但扣除索洛卡,其他先發投手過去也都是季後賽的熟面孔,光從這點似乎並不足以解釋他們何以同時投得特別好。另一個可能性或許來自從球季第一個月就開始傳得沸沸揚揚,到季後賽又被翻出來重提的「彈力球」——只不過這次原因剛好相反——包括被國民打者轟得面目全非的羅伯茲在內,已經有好幾位教練聲稱他們覺得進入季後賽後球變得比較「不彈」。紅雀總教練席爾特(Mike Shildt)甚至明言他們的分析部門發現季後賽用球飛行距離平均比例行賽少了1.4公尺左右——這數字看來似乎不多,但很多時候正足以成為全壘打與深遠飛球被接殺、天堂與地獄的一線之隔。或許也因為這些先發投手在季後賽(平均每九局被轟出1.21發全壘打)不再像例行賽(1.44發)那麼容易遭全壘打「狙擊」,教練們才敢放手讓他們在比賽末段獨撐大局。
無論原因究竟為何,先發投手投出好表現對球賽的精彩度來說絕不是壞事。與其看先發投手被換下後救援投手如走馬燈輪番上場,球迷更願意看到先發投手像柯爾在分區季後賽關門戰一樣投得威風八面。而救援投手上場次數減少,無形中也縮短了比賽時間,這又是大力鼓吹這一點的大聯盟官方所樂見。然而棒球的迷人之處正在於它的不可預測性,目前為止扮演季後賽最佳男主角的先發投手們能否堅持到最後?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