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手是棒球場上最差的打者,這是棒球歷史過去一百多年來眾所周知的事情。但各位或許不知道的是,投手打擊的水準和表現,每個世代都在退步。今年大聯盟投手打擊的進攻指數只有.275,創下棒球史上的最低紀錄,同樣項目10年前的數字為.353、40年前.370、60年前則是.421。投手打擊不僅貧弱(按今年的數字來看,投手整體的進攻火力比聯盟平均低128%),而且近年來的退步幅度愈來愈大、越來越明顯。愈來愈多投手站上打擊區時,毫不避諱地展現出「愈快被解決愈好」的決心,使得投手打擊在棒球比賽中的可看性不斷下降。(所有數據與資訊截至六月28日止)
由於投手打擊成績衰退的情形愈發顯著、畫面愈來愈難看,堅持傳統的意義持續削減,今年大聯盟球界又掀起另一波是否該讓國聯也採指定打擊DH制度(Designated hitter)的討論。多名記者、棒球作家還有球隊總管都相信,國聯改採指定打擊制勢在必行,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ESPN》的資深記者歐尼(Buster Olney)就預測在接下來三到五年內,國聯就會改採DH制。棒球數據專家林柏(Ben Lindbergh)亦撰文力挺取消投手打擊。
19世紀中期,棒球發明之初,投手的工作並不像現在那麼專門、具高度技術性和挑戰性。投手最早被賦予的任務是「下手」拋球給打者打,目的是希望打者能夠把球打進場內,跟我們現在的慢速壘球精神類似。甚至有一段時間,打者可以指定投手投球的進壘點,好讓他們比較容易打中球。在這樣的情況下,投手在守備端的工作較單純、容易,因此跟其他守備員一樣,身兼打者的負擔不會太吃重。
不過隨著比賽規則演進,投手的主要目標變為用盡各種手段讓打者「打不好」、「打不到」,而主流投法則改為過肩擺臂,球界對投手的技術要求不斷增加,他們的工作內容亦越來越艱深複雜,要在精進投球技術之餘兼顧打擊能力,形同不可能的任務。但在眾多與投手相關的改變發生的同時,「投手屬於打者之一」的規則卻長年未受更動。即便幾乎所有球隊在進行投手選才時,都只關注投手的投球能力,而不太在乎其打擊能力,且投手自身也因投球技術艱難而無暇於精進打擊實力,還是有近70、80幾年的時間,投手打擊的規則都沒有被改變,直到1973年。
經過60年代末投手主宰棒壇的時期,棒球界都在思考怎麼讓進攻火力提升,除了降低投手丘、縮小好球帶,1973年,美聯老闆群更以多數決投票的方式,進一步通過採用「指定打擊」的新制。啟用之後,美聯的整體打擊率果然上升,比國聯高,票房亦有所增加。眼見另一個聯盟推行DH制成效不俗,國聯老闆們一度也想跟進,但最終仍礙於諸多因素而作罷,於是延續古老的投手打擊規則,直到今天。
兩聯盟採取不同打擊制度的情況,到現在已綿延45年。這45年間,關於投手打擊存在的意義、國聯要不要加入美聯行列的論爭,始終不曾停歇。然而事實上,早在19世紀末期、20世紀初,就已經有媒體抱怨投手打擊很差,或是棒球界意見領袖跳出來提出取代投手打擊的想法。
1896年《水牛城詢問報》(Buffalo Enquirer)的體育版曾出現這麼一行副標:「投手打擊不好的原因」內文引述當時一名投手的說詞:「投手是棒球場上最不適合站上打擊區對決另一名投手的人。」;1905年,當時人在「美國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那時的小聯盟之一)打球的前大聯盟球員弗瑞爾(Bill Friel)對媒體表示:「如果讓美國協會的投手去打擊,他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打。這也是為什麼我說這些球員不是『棒球員』,他們只是『投手』。」;1906年,時任運動家隊總教練麥克(Connie Mack)就提出過指定打擊的點子;1928年,那時的國聯主席黑德勒(John Heydler)亦曾表達不喜歡投手打擊的立場,說道:「我們聯盟裡的投手……當他們站上打擊區時,就像一群迷途羔羊。球賽因此變得不好看、場上的動作也變少了。」
有趣的是,黑德勒後續曾力推兩聯盟所有球隊都增加一名「替投手打擊的第10人」,但最後卻因為美聯不同意,導致計畫胎死腹中。
由上述歷史發展與文獻記載可見,自棒球發明初期、投手主要任務從「給打者打」轉變為「讓打者打不到」後,呼籲投手不該打擊、投手應該只專心投球、增加「投手打擊代理人」的聲音就一直存在。而且取消投手打擊,不僅僅是讓觀眾免於看到投手絕大多數悲慘、毫無貢獻的打席而已,還具有涉及其他各種層面的好處,比如說:有了指定打擊後,許多原本可能找不到工作的單面向球員(守備不佳但打擊堪用),因而有了發揮的舞台,有些老將的球涯也因此得以延長(因此球員工會對於國聯改採指定打擊制,應該是樂觀其成);投手不用打擊亦能避免不必要的受傷風險,畢竟對於投手來說,無論打擊還是跑壘,做平常比較少做、不習慣的事情,意外受傷的機率絕對是偏高的。
就有力挺兩聯盟皆採DH制的專家,做出一個頗具有說服力的總結:「如果棒球運動在21世紀後才被發明,那投手絕對不會被要求要打擊。」
當然,支持投手打擊的一派亦自持一套有力的論述。他們認為遵循場上所有野手都要打擊的傳統,有其保留棒球文化底蘊的意義;技術上,投手需要打擊的規則,使國聯比賽存有美聯所看不到的調度和戰術下達,像雙換人、投手棒次的安排考量,以及投手與野手對調位置等等;兩聯盟各行一套制度除了可以維持兩聯盟之間的差異(否則國聯與美聯的分野會非常模糊),亦能創造「同一種職業運動、卻有兩套規則」的獨特性;此外,儘管大部分投手打擊的結果都是無功而返,且十分乏味,但偶爾還是會出現像柯隆(Bartolo Colon)揮出全壘打、邦賈納(Madison Bumgarner)扛出滿貫砲、布萊德利(Archie Bradley)在外卡戰掃出兩打點的三壘安打等意外驚喜,引發球迷的熱烈討論。
筆者不否認上面列出的各種優點,確實都讓投手打擊仍保有一定的特殊吸引力與魅力。不過還是得再三強調的是,在每支柯隆的罕見全壘打創造巨大媒體聲量的背後,都有好幾千次其他投手的難堪打席,是大家平常所看不到或直接轉台略過的。而且即便是打擊很好的投手,如邦賈納、葛蘭基(Zack Greinke),他們生涯的打擊水準也差不多跟大聯盟打擊最差的替補捕手馬西斯(Jeff Mathis)一樣而已。這除了再次顯示投手打擊總體而言是在傷害棒球比賽的娛樂性,亦凸顯出打擊實在是非常困難的技術項目。
舉一個更具體的例子,來強調現今的投手有多麼不適合打擊:巨人隊投手蘇亞雷茲(Andrew Suarez)上大聯盟以前,高中跟大學時期都不曾打擊過,甚至連小聯盟時期上打擊區的次數也極少。在幾乎完全喪失打擊能力的情況下,蘇亞雷斯直接在大聯盟上場打擊的結果是,他不僅打不出安打(本季24打席沒安打,還被三振多達15次),甚至無法勝任觸點等助攻工作(三次觸點機會只成功一次)。
現代棒球員的分流和專業化訓練,發生時間點愈來愈提早,很多投手上高中之後就很少再碰打擊,所以投手打擊能力持續下滑只是必然。連帶的影響是,國聯各隊愈來愈不願意讓投手上場打擊,投手的打席數逐年下滑(當然也跟投手投球局數不斷減少有關)。總教練只期待投手上打擊區時不要受傷就好,如果投手還能完成犧牲觸點的話,那已經是能讓教練團笑得合不攏嘴的結果。
筆者自己在這個議題上的立場則是十分矛盾。理性面來看,無論從歷史、數據還是邏輯的角度觀之,筆者都相信國聯應該也要採納指定打擊制;但感性面上,筆者心裡某一部分還是很喜歡兩聯盟採行不同制度的差異性,而且希望保留這個從筆者接觸棒球之初就存在的運作方式。
不過與其一定要選極端的一邊站,筆者其實更傾向一名美國球迷提出的折衷辦法:國聯改採DH制,但指定打擊的調度要跟投手的調度連動。舉例來說,A球員是先發指定打擊,B球員則是先發投手,某場比賽B投滿六局之後退場,此時A球員也必須得被換下。接下來換上的C指定打擊和D後援投手,如果任一人被換下,另一人也得下場。如此一來,國聯原本投手需要打擊時的戰術調度多元性就能被保留,而且還能同時享受DH增加球賽可看度、擴充球員就業機會等各種益處。
總的來說,兩聯盟皆採DH制的時代應該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降臨。或許一百多年後,屆時的棒球迷再回首目前兩聯盟採行不同打擊制度的年代時,只會覺得這段時間是大聯盟不斷邁向最佳球賽品質的漫長調整過渡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