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聯盟共有144位打席數足以被列入打擊王競爭的打者(如果球員累積的打席數,大於「其球隊出賽場次乘以3.1」,就可以被列入打擊王競爭),而其中有89人揮出至少20發全壘打。在這89人之中,身高不超過五尺11寸(181公分)、一般被美國職業運動界視為較矮小的球員,共有14位,佔比約為15.7%。2017年的10年前:2007年,這個數字只有9.3%。從1987年到現在的每個球季,所有符合競爭打擊王資格的20轟打者中,矮小打者的佔比不曾低於7%,2012年起則是快速增加。
再看到今年,截至六月21日止,大聯盟共有162位滿足競爭打擊王條件的打者,而其中27人本季已揮出至少15發全壘打。在這27人當中,竟然有七位是身高不到181公分的矮小球員,佔比達到26%。這七位球員分別是拉米瑞茲(Jose Ramirez,175公分)、戴維斯(Khris Davis,178公分)、貝茲(Mookie Betts,175公分)、林多(Francisco Lindor,180公分)、奧比斯(Ozzie Albies,173公分)、蘇亞雷斯(Eugenio Suarez,180公分),和索拉提(Yangervis Solarte,180公分)。
此外,1956年之後,只有2003年和今年,單季同時出現至少六位攻擊指數超過.900、且身高在181公分以下的矮小選手。(同樣只考慮打席數足以被列入打擊王競爭的球員)
由上述數字和趨勢變化可見,進攻火力強、長打能力佳的矮小大聯盟球員愈來愈多。這群身材處於劣勢的選手,近年用場上的實績,慢慢打碎棒球界過去數十年來不看好、不重視矮小球員的刻板思維,形成一股扭轉、力抗主流想法的巨大能量。愈來愈多矮小球員盤踞全壘打和攻擊指數排行榜前段班,亦顯示大聯盟各隊評判球員資質與潛力的方式有所改變,不再像30、40年前那麼容易以貌取人。
若乘坐時光機回到1950年以前的美國職棒,會發現那時棒球員的身材都偏矮小。舉例來說,1914年的大聯盟共計有740名上場打擊過的球員,其中卻有多達475人的身高不到181公分,佔比高達64%,而100年後的2014年,1320名球員上場打擊過,當中卻僅244人不達181公分的高度,佔比不過18.4%。早期棒球的選手多偏矮小,原因不外乎當時打棒球的人口基數不大、經濟狀況不若現在富裕、營養科學不像現今發達、球員的選才篩遠機制鬆散等等。
1950年代以降,美國進入經濟快速成長的時期,戰後嬰兒潮亦使人口快速增加,人民生活變得富裕、營養充足,人口基數也不斷擴張,身材高壯、體態出色的球員大量增長,加上大聯盟各隊的組織與選才越來越複雜、嚴謹,體格出眾者自然而然取代早期棒球的矮小球員,成為美國棒壇的組成主力。
這些球員動輒190公分,體格粗壯、爆發力突出,是任何職業運動都會覬覦嚮往的出色運動員。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論是國際球員簽約還是業餘球員選秀,大聯盟各隊的球探幾乎都只鎖定身材非常優異的選手,而身高不高、體格不佳的球員,往往會被忽視,或是落居選秀很後段的輪次,就算球技再好,也很難在第一時間獲得好的簽約金條件或待遇。
直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數據分析和科學化經營開始導入美職、滲透各球團的球探體系,把球員身材作為第一個重要篩選條件的「以貌取人」主流選才文化才漸漸出現一些轉變。儘管多數球團和球探仍將球員身材視為挑選人才的主要考量點之一,但一些以前不曾有過的觀念、資訊和調查報告,讓不少在身材上居於劣勢的球員,因此得以受到大聯盟球隊的重視,進一步被挖掘。
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魔球》中提到的,透過以往不被重視的數據去挖掘相貌平平的優質球員。進階數據普及化後,近年各隊又不斷找尋更新穎的手段,試圖比競爭對手更有效率地從砂粒中找到珍珠。以高中剛畢業時的貝茲為例,在大多數球探眼裡,得知貝茲只有175公分之後,或許就不再對他感興趣,但很早就採納數據棒球的紅襪,不僅對他的運動能力、跑動判斷很有信心,還運用神經科學的器材讓貝茲做測試,確認他的神經傳導速度、反應速度、手眼協調優於常人,最終在2011年選秀第五輪選中他。結果證明,紅襪的球探並沒有看走眼,而科學化的檢測也禁得起考驗。
除了數據分析和科學化經營促成矮小球員出頭的機會,昔日優秀前輩的典範,也是鼓勵身材條件差的後輩,願意堅持職業棒球路的關鍵力量。去年奪得美聯最有價值球員獎的亞土維,身高只有168公分,是矮小球員中的極端,小聯盟時期非常不被看好,但他還是能站穩大聯盟,並且獲得球員單季的最高榮譽,令不少人改變對身材劣勢球員的既定想像,蔚為球壇佳話。艾土維就曾說過,當他聽說身高僅170公分的70年代二壘手摩根(Joe Morgan),克服身材逆境打出佳績、甚至入選名人堂時,他就告訴自己:如果摩根做得到,那我也做得到。
像摩根身形這麼「小隻」的名人堂選手,自1950年代之後就不多見。事實上,他是所有在1960年後才完成大聯盟出登板的名人堂野手中,最矮的球員。摩根的勵志案例,正是促使艾土維持續追求卓越,並在日後收割亮眼成績的原動力之一。
一般大聯盟球探會擔心,矮小的球員在力量、爆發力上,不比身材條件較優的同儕,而且這些球員較小的骨架與身軀,能承受的賽事強度可能較小,耐力或許也居於下風。但隨著愈來愈多小隻選手在棒球場上熬出頭、發光發熱,球界日益認知到,靠著後天努力以及更精良的訓練方式,嬌小球員往往也能練得精實、搭載不輸高壯球員的長打火力,因為棒球並不是體能、身材條件好就能成功的運動,紮實打中球心的技巧、手眼協調的能力、球路進壘點的辨別、防守與跑壘的判斷等進階素質,才是真正能區分出棒球選手優劣的條件。此外,小隻球員通常亦會善加運用腳步快速、身手靈敏的優勢,讓自己在球場上發揮高大球員所沒有的靈活度和多元功能性。
紅襪隊的精神領袖佩卓亞(Dustin Pedroia),就是大聯盟近15年來,憑藉剽悍態度、瘋狂奮鬥、強大棒球進階素質,締造無數傲人成就的的矮小球員表率。身高不過175公分的他,生涯累積獎項無數,包括新人王、美聯MVP、銀棒獎、四屆金手套等,儘管近年飽受膝傷困擾,但他仍愈挫愈勇,持續扮演紅襪休息室中領導人物的角色。
另一位身高同樣只有175公分、但目前表現比佩卓亞巔峰期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選手,是印地安人內野手拉米瑞茲。雖然拉米瑞茲生涯初期發展並不順遂,但印地安人對他的耐心從2016年起開花結果,除了本來就具備的超群選球功夫,他還長出了小聯盟時期不存在的巨大揮棒爆發力。現在拉米瑞茲不僅是美聯的頂級全壘打好手,還可望角逐今年的美聯最有價值球員獎,如此全能的表現,實可謂嬌小球員之光。
說到全壘打和長打,勇士隊本季異軍突起的優秀年輕球員之一:奧比斯,也是長打砲火驚人的小隻型球員。實在很難想像身高173公分的他,竟是國聯現階段長打數量排行榜的榜首,今年上半季已揮出多達41支長打。很有趣的是,美聯的長打王、同時也是整個大聯盟的長打王,一樣是身高不到180公分(178公分)的矮小球員:來自雙城隊的內野手艾斯柯巴(Eduardo Escobar),他本季已累積46支長打。
原本只被視為防守為主的內野工具人,艾斯柯巴今年在球隊主力游擊手波蘭柯(Jorge Polanco)因服禁藥遭到禁賽、三壘手沙諾(Miguel Sano)發揮不理想的情況下,成為球隊相當倚賴的固定先發,而他亦確實把握機會,默默打出令人咋舌的佳績。本文前半段提到大聯盟今年有六位攻擊指數超過.900的嬌小球員,艾斯柯巴正是其中之一,更了不起的是,他本季搖身一變成為二壘安打製造機,現下已擊出多達32支二壘打。若按這樣的步調打滿整季,艾斯柯巴甚至可能打破由韋伯(Earl Webb)在1931年創下的單季最多二壘打紀錄(67支)。
眼見當今棒壇這麼多矮小球員出頭天,《ESPN》資深棒球作家歐尼(Buster Olney)就提議,大聯盟明星週的全壘打大賽應該要有一個新玩法:邀集全壘打產量出色的矮小球員組成一隊(拉米瑞茲、戴維斯、貝茲等)、揮棒力量強大的高壯球員組成一隊(賈羅(Joey Gallo)、賈吉(Aaron Judge)、史丹頓(Giancarlo Stanton)等),讓兩隊在全壘打大賽中進行對抗,看誰比誰更強。
雖然如此的創意想法最終被聯盟採納的機率不高,但已經透露出的訊息是,大聯盟近年這批表現搶眼的小體型球員,已然獲得球界的注意和重視,亦再次證明棒球是不分身材大小都能成就一片天的體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