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稍早,美國的資深大聯盟專家席恩(Joe Sheehan)在推特上發文,寫出一項驚人的事實:「大聯盟史上還從來沒有任何單一月份,聯盟的總三振數比安打數還多。不過2018賽季開打至今(當時為四月24日),全聯盟的總三振數為5562、安打數為5174(兩者差距為388)。」由此不難想像,大聯盟近年的三振浪潮持續發酵,來到今年開季,更提升到了用「誇張」都難以形容的地步。截至四月26日,聯盟的三振總數6225,依然比總安打數5823還要多,差距為402,照如此走勢,今年四月份大聯盟勢必會創下史上頭一遭「三振多於安打」的紀錄。
其實對於長年觀察美國職棒數據趨勢的專家來說,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並不令人意外。大聯盟自2005年起,年度三振率就逐年攀升,從16.4%一直增加到本季的22.9%,因此「三振持續走揚」早就是可以預期的走向。但今年開季的情況尤其引人注目,22.9%的三振率比去年的21.6%提高了1.3個百分點,為大聯盟過去28年來最大的跨季漲幅。
本季所有累積至少50個打席的打者中,就有多達七名球員三振率超過40%,包括馬里斯尼克(Jake Marisnick,52.6%)、羅賓森(Drew Robinson,49.3%)、阿法洛(Jorge Alfaro,46.2%)、哈普(Ian Happ,43.9%)、希斯柯(Chance Sisco,42.3%)、塞佩達斯(Yoenis Cespedes,42.3%)和沙諾(Miguel Sano,40.0%)等球員。這些數字代表上述球員幾乎每上場打擊兩次,就有一次會遭到三振。上個賽季同一時間、同樣的條件,只有巴克斯頓(Byron Buxton,40%)和摩斯(Brandon Moss,40%)剛剛好越過40%的門檻。
除此之外,今年大聯盟打者群的平均打擊率更只有.242,這是MLB自1968年「投手主宰年」(隔年聯盟因此降低投手丘高度,減少投手的優勢)以來,最低的三/四月份打擊率數字。
三振儼然不再是令打者那麼唾棄的結果,因為全力揮棒的策略,能讓打者用三振換全壘打,只要一場比賽能揮出一轟或長打,那就算其他打席都被三振,也值得了;而當今世代的投手也從小被教育「三振才是王道」,不再以「讓打者打不好」為滿足,搭配愈來愈精良的訓練和愈來愈快的球速,自然使三振對手的頻率節節往上爬。
從娛樂品質的角度來看,三振愈來愈多對棒球而言不是好事,即便投手用快速火球和犀利變化球三振打者,在電視畫面上仍具吸引力,但三振急遽增加、打者打擊率下降,亦表示打者把球打進場內的球銳減。一旦需要大量移動的場上動作和事件減少,球賽逐漸單一化,就會削弱棒球對一般大眾的魅力和可看性。
大聯盟主席曼弗瑞(Rob Manfred)自2015年上任後,便力推減少比賽平均時間的政策,比如施行「簡化故意四壞球保送執行」、「限縮投手丘會議次數」、倡議「投球時鐘」等,因為聯盟認為棒球若要吸引多媒體時代的觀眾、抓住現代人愈來愈短的注意力停留時間,縮短比賽長度是關鍵。確實,比賽長度是個重要的切入點,為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然而,大聯盟卻忽略了一個更值得考慮的面向:比賽的節奏、多元性和內容精采程度。
不知各位是否有類似的經驗,當收看一場高潮迭起、變化多端且非常戲劇性的棒球賽時,往往會因全神貫注而忘記時間的流逝,縱使最終花了很多時間看完球賽,也不覺得賽事冗長呢?反之,當看完一場節奏明快、花不到兩個半小時就打完的比賽,卻因球賽單調、缺少變化,完全沒有任何記憶點,而讓比賽畫面很容易就消失在腦海裡呢?筆者相信多數體育迷都能體會這樣的感受,所以與其花心思著墨如何減短球賽,不如思考怎麼增加其中的變化和吸引力。
從上述的論理脈絡看下來,大聯盟現在跟其他職業運動競爭球迷的最大挑戰,其實是目前正在我們眼前大爆發的三振瘟疫。更令人擔憂的是,三振問題還不是棒球比賽走向無趣的唯一威脅。近五年伴隨著三振劇增而來、同樣可能使比賽變枯燥的趨勢還有:投手好球率下滑、保送率明顯增加。
投手好球率下滑,跟近年打者型態的改變脫不了干係。前面筆者已有提及,由於近年打者意識到長打和全壘打的價值,可以抵過好幾支一壘安打、抵消數次三振,而且滾地球容易被守備佈陣攔截,因此愈來愈追求提高擊球仰角、全力揮棒的頻率,增加飛球數量、避免打出滾地球,試圖製造長打,創造最佳進攻效率(這樣的發展,道理其實跟美國職籃的三分球浪潮類似)。
數據即是鐵證,今年聯盟滾地球率43.5%,為2010年後的新低,飛球比率35.7%比2015年增加1.9個百分點,而平均擊球仰角11.6度,則創下進階追蹤系統Statcast裝設以來(2015年起)的最高紀錄(前三季的數字回頭算分別為11.1度、10.8度、10.1度)。
投手當然也注意到打者集體的行為轉變,而他們的相應策略,就是刻意減少把球投進好球帶的比例,降低失投球掉進好球帶中間的機會,防止被打者全力揮棒造成重傷害,同時提高讓打者揮空棒的比率,拉抬三振頻率。只是這在邏輯上看似沒有死角的應對方式,卻因為大多數投手變化球控球並非完全精準,且耐心選球的打者愈來愈多,而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反效果:保送頻率上升。
今年整體,大聯盟投手把球投進好球帶的比率為43.4%,這是從美國職棒開始記錄投球進壘點(2002年)後的新低,比去年還少了1.6個百分點。連帶地,本季聯盟保送率顯著提高,來到9.2%,達到自2000年禁藥時代鼎盛期後的最高點。
保送愈來愈多,加上三振頻率創新高、打擊率締新低,這些今年大聯盟開季首月的現象,無論是對棒球未來技術層面的發展(棒球演變為全壘打、三振、保送主宰的比賽),還是賽事吸引人的程度(比賽多元性下降、節奏變慢),都透露出不少警訊。
雖然本季首月的北美極度寒冷天氣,或多或少扭曲了一點投打數據(投高打低的情況),而一個月的資料樣本,在某些人眼中亦不具足夠的說服力和效力,但根據過去這五年的大方向走勢,還有今年三振、保送、好球率、滾地球率、飛球率等數據連動的情況,實在很難不讓人推測,這些數字接下來很可能會持續邁向有害棒球運動的極端值。
至於要怎麼想辦法解決?大聯盟可以採取哪些作法、做出哪些改變因應?則又是要起另外好幾篇文章才能討論完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