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景 地景藝術,呼應大自然的心靈風景 今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以「詩意的居住-棲息的地景造型」為主題,透過這些「人可以走進去」、「可觀賞」、「可居住」、「可遊戲」的地景藝術,藝術家以不一樣的觀點,發現隱藏在東海岸這塊土地上,動人的心靈風景。 今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共徵選了八件作品,其中位置最集中的三件就在台東都歷遊客中心,也是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本部的所在地。位在半山腰的東管處,前方有著大片草坪和絕美大海為背景的露天舞台,平時已是欣賞美景的絕佳地點,今年夏天則又多了幾件新作品格外引人注目。 穿過竹屋,回歸純真自我 除了國內徵件,這次藝術節還邀請到兩位國外藝術家前來參與,來自印度孟買的修爾帕.喬葛蕾卡(Shilpa Joglekar),是位旅行世界各地、參與各國藝術進駐計畫,經驗豐富的環境藝術家,她說,這是她第三次受邀來台,但首次踏上東海岸這片土地,第一眼看見這裡的山海美景,令她十分驚艷,有種讓人心情平靜的魔力。於是,她想起曾在台灣看見的竹掃把,便就地取材,以大小不一的竹子創作出〈內在的探索〉,修爾帕說,可不要只是在外頭欣賞作品,這個外型像豆莢的竹屋,猶如人體子宮,隨著走進的過程,也是沉靜心靈的歷程,回到最純真的自己,一如東海岸給她的感受。 | 竹編如豆莢的藝術作品〈內在的探索〉,鼓勵遊客們走進去。 | | 修爾帕.喬葛蕾卡認為,東海岸自然散發沉靜心靈的力量。 | 海龜視野,欣賞最純粹的太平洋 另一件有趣的作品〈歸〉來自日本藝術家菅野麻依子,以自然素材石頭和木頭創作。第一次來台的她,本來想以鄒族男子會館的建築為模型,後來發現屋頂愈來愈像海龜的龜殼,索性變更想法,以「龜」寓意「歸」,並用她擅長的木雕,將眼前這一大塊實木花上一個月的時間慢慢手工雕琢,仔細觀察龜殼上的紋路,看得出日本人細膩的個性,她也歡迎大家用手觸摸、感受木頭的溫度。 菅野麻依子說,之前日本311地震導致福島核災,讓土地造成難以回復的嚴重破壞,因此當她來到東海岸時,對於眼前這片土地的純淨,令她十分感動,於是,她模擬如同海龜的視角,在地上挖了一條坑道,觀看者走入坑道,視線幾乎與地面一樣,此時框住的景色也變得簡單,那就是遠方的太平洋,藉由視覺的單純化,呈現最原始而自然的地景。 方舟視角,投射感知上的風景 至於第三件,是出生於尼泊爾藏區的藏族藝術家歐舟,他很小就來台求學定居,目前成立山田設計工作室。學建築的他,這次如他的名字「舟」,在大樹下打造了一艘可以讓旅人們「泡風景」的方舟,不論是坐、臥、躺各種姿勢,試著以最輕鬆自在的方式,沈浸在當下的「風景」中吧! 作品名為〈泡風景˙寧靜的微觀〉,身為建築設計者的歐舟認為,當人改變了空間與視角時,感知就會不同,想像躺在搖晃的吊床上,視角與尺寸縮小為螻蟻,四周被蘆葦植物包圍,人在閉上眼睛的當下,剛才見著的大海、綠樹……頭腦或意識中的風景,悄然地投射在視網膜上,這種視網膜風景靜靜地滲透到心靈,產生了另一種感知上的風景體驗。 海之藝 藝術工作室,走入創作者的異想世界 東海岸時而壯闊、時而柔美的山海地景,與豐富的自然人文,究竟帶給在地藝術工作者何種觸動?它們又是如何幻化成創作品?這次「2016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總共有14間開放工作室:花蓮地區8間以及台東地區6間,難得有機會走入創作者的異想世界,看展與創作者對談,甚至親自體驗。 十二號橋空間 異次元奇花迎賓 來到已有16年歷史老字號濱海民宿「十二號橋空間」,創作者林淑玲利用之前民宿主人刻意保留下一間40年的老兵房子,做為她這次的駐地創作展。 年輕時愛上潛水成癮的林淑玲說,無論陸地季節更迭,海洋世界對她來說是總是繽紛多彩,但現在因身體健康因素,移居花蓮後,開始接觸編織,她將喜愛轉為創作動能。懸吊在入口處極為搶眼的「海洋之心」,有如異次元的奇花,不只是個燈具而且還能與遊客來個花花大頭自拍照,十分地有趣。 | 門口刻意懸掛「海洋之心」,遊客可發揮創意、擺出各種姿勢拍照。 | 展間作品「織吧˙記憶」以原住民地織機與三塊織布做為主角,這是她第一次向德魯固族拜師學編織的回憶,林淑玲指著織布上的花紋說,別小看織布上每個不同的幾何圖樣,不同織紋分別代表不同的意涵,像是大自然中的溪流、昆蟲、雙米…等,用手一次次編織部落傳說故事;而地上還有她在海邊撿拾的物件,整齊陳列成為回憶。而戶外的大型竹編創作「輕輕˙輕輕地晃著隨風˙隨浪」,從不同角度與大海藍天有著不同畫面組合,躺在樹下吊床輕輕地晃著,隨風也隨浪開始編織此刻回憶。 | 林淑玲與她的戶外大型竹編創作〈輕輕˙輕輕地晃著 隨風˙隨浪〉。 | 當漂流木遇見陶 長虹橋下木與陶的激盪 當漂流木遇見陶會激出什麼樣的火花?去年4月,一位從事漂流木創作20年的藝術家馬浪烏瓦日,一位從喝茶、習茶、製茶,到落腳台東都蘭生活的陶藝家小圓,兩人共同創立了「當漂流木遇見陶工作室」。 即使簡單搭建的工作室,一走進空間立刻被大面牆的木雕作品「秋之歌」所吸引,外表看似嚴肅的馬浪哥,作品卻有著浪漫的一面,喜愛溫度剛好的秋天,創作出「葉子」系列,漂流木雕刻成的小樹,每片子葉可如落葉拆下成獨立器皿,也能迎向新葉,再組裝回去,讓作品既是藝術品也富實用性。 | 馬浪的「葉子」系列,每片葉可拆下成獨立器皿,也能組合成小樹。 | 靠自己不斷摸索,嘗試捏製出屬於自己茶具的小圓,柴燒自然落灰,質樸陶器的色澤顯得豐富又不拘泥的個性。工作室就位在長虹橋橋下,秀姑巒溪泛舟的出海上岸處,面對來來往往的匆忙泛舟遊客,兩人反而有了不受打擾的創作時間,藝術節期間則歡迎有興趣的旅人,來到工作室看展、喝茶分享。 info 林淑玲駐地工作室(台11線約18.4公里處)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橄樹腳16號(位在十二號橋空間民宿內) 連絡電話:0978-083-990 開放時間:即日起至8月31日每週五、六、日 當漂流木遇見陶工作室(台11線約67公里處) 地址: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大港口95-2號 電話:0920-397-254、0983-178-162 開放時間:即日起至8月31日每週五、六、日,其餘時間請事先電話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