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igo桃猿隊日前釋出6人,再加上其他三隊今年總計有30名球員被釋出,而且不乏名氣響亮與旅外經驗的球星,這也是中職繼2008和2013年後,第三次重大的人事異動。
細數四隊的釋出名單,冠軍隊伍Lamigo桃猿雖非釋出最多球員的球隊,但若兩大自由球員林智勝與陳金鋒離隊,加上釋出陳冠任與許銘傑,可以想像Lamigo明年球季的星光肯定會暗淡許多。除此之外,在本次的失業潮中,中信兄弟、統一7-ELEVEn獅與義大犀牛也都放出不少曾是球隊的看板人物,甚至過去曾經是中華英雄的國手級球星。
像是兄弟的增菘瑋、耿伯軒與犀牛的陽建福都是過去10年中華隊的常客,再加上前一季被迫轉任教練的「小雞」林恩宇,可以發現這批慘遭球團割愛的球員都是過去2006年梯的中華隊成員。
事實上2006年是臺灣棒運的關鍵年,首先王建民於大聯盟大放異彩,讓全民跟著他一起投一休四瘋棒球,接著該年中華棒協�ㄟ吽u最強中華隊」次數頻繁,從年初的首屆世界棒球經典賽起,再到球季末於臺灣舉辦的洲際盃,最後是令球迷們難忘的多哈亞運,都在當時被棒協歸類為一級賽事,所以該年光是以旅外與中職為主軸的中華隊就組軍達三次之多!
其中林恩宇與陽建福就參與了經典賽與洲際盃,而當時還屬業餘球員的增菘瑋與受到棒協列管的旅美球員耿伯軒更是無役不與。由於該年「最強中華隊」的成果豐碩,包括拿下首面亞運金牌與洲際盃第三名,因此球迷們並沒有苛責棒協過度使用這些球星。但是回過頭來看,該年幾乎無役不與的球星,現今的職棒生涯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除了上述這些球員,當時參與中華隊兩次以上如今仍在職棒場上的球員還有:張泰山(3次)、陳鏞基(3次)、張建銘(3次)、潘威倫(3次)、陽岱綱(當時名為陽仲壽,3次)、陳金鋒(2次)、林智勝(2次)、胡金龍(2次)、林威助(2次)、陽耀勳(2次)、李振昌(2次)、郭泓志(2次)、詹智堯(2次)和林岳平(2次)。不少球員目前已是臺灣棒壇新一代的領袖人物與中職的一級球星,可見當年的國際賽歷練成就不少中華小將,不過也有不少球員因為參賽過多進而影響未來的職業生涯。
最讓人扼腕的例子就是陳鏞基,由於當年他在水手小聯盟體系內打出火熱的氣勢,在一季之內一路由低階1A直升至2A,隔年甚至被球團列為重點栽培球員。他也在當年洲際盃和多哈亞運展現出中華核彈頭威力,堪稱是當年最熾手可熱的中華英雄。但其實當時他是帶傷打球硬撐,結果隔年在3A只出賽5場就整季報銷,此後大小傷不斷,流浪各隊小聯盟後回到台灣,離最高殿堂的大聯盟僅有一步之遙令人遺憾。雖然陳鏞基加入中職後仍有不錯的表現,但是身為球迷,自今仍是認為陳鏞基的實力足以站穩大聯盟,只是時運不濟而已。
其他像是年紀稍長的林威助、張泰山與陳金鋒,近兩季於一軍的先發名單內都鮮少見到他們的名字,而且短期內他們大多面臨將職棒生涯的十字路口。
至於投手方面,潘威倫、林岳平與郭泓志近年同樣傷勢纏身,不止影響個人同時也牽連球團戰績。更不用提日前遭到釋出的陽建福、增菘瑋與耿伯軒,三人當時被教練團使用的頻率之高,現在回想起來實在令人不敢恭維。特別是當時被列為中華隊王牌的增菘瑋,除了先前提到的三大國際賽外,另外還參與了該年的哈連盃與世界大學錦標賽,而且他在中華隊的定位不僅是先發,還須兼顧長中繼,每當有危機時除了耿伯軒外,增菘瑋就是教練團推上火線的首選。在蠟燭兩頭燒的情況下,就算增菘瑋再怎麼年輕力壯,都無法負荷如此龐大的投球量,也讓他赴美後在小聯盟投球威力盡失。
為國家爭取榮譽,穿上繡有CT字樣的戰袍,是每個球員視為最高榮譽的象徵。可是隨著近兩年中職球員釋出與球團冷凍名單,出現不少當年2006梯中華隊好手時,關心台灣棒球的我們,是否曾經想過,如果當年這些球員沒有參與國家隊,職業生涯是否更加順遂?而身為球員的他們,又是否曾懊悔參與過這些影響職業生涯的國際大小戰役?
有道是忠孝難兩全,但要是時光能夠倒退,他們是否仍舊會作出同樣的決定?相信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而已。在此稱他們為「失落的2006梯次」,只是想為他們的豐功偉業添加些悲劇色彩,也希望眾人不要忘記這些人為國家的付出與貢獻。
最後身為球迷,感謝他們付出全力為國人打出一場又一場令人感動的經典賽事,他們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愛國精神,相信將永記於每一個球迷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