纜車幾分鐘後就抵達山頂了,放眼望去只見到處都是斷垣殘壁的一片廣大的廢墟,遠不如山崖下死海的景觀,往下望向死海,至少還稱得上賞心悅目。這時剛好是正午時分,置身在一片光禿禿的岩頂上感覺特別的熱,連導遊小姐都傘不離手呢。來到入口處的廣場,導遊先在模型前就整個馬薩達的景觀作整體的介紹,之後我們就由指揮官的總部進入了馬薩達。
首先的第一個景點我們來到了儲藏室,這裡看到了許多呈L形的長條狀的空間,北面這一區的儲藏室每條長約65英尺,寬約12英尺。南面的那一區的儲藏格更大,長有90英尺,寬約14英尺。牆上有一條不規則的黑色橫線,那表示線以下是屹立2千年的真蹟,線以上是修復後的牆面。
越過儲藏室往西北方向走,我們進入了北座宮殿的遺址,走入階梯後就來到了羅馬式的浴池,它是個長方形的結構體,長約60英尺,寬有27英尺,分成冷、溫、熱及更衣室等4間房間。牆上尚有2千年前鮮豔的彩飾,也殘留一些加熱用的陶管,當然地上也有200多根加熱用的柱子。
從浴室出來後,緊接著越過了警衛區,我們來到了儲水槽,從殘破的遺跡中很難看出原貌,還好有個銅製的模型,透過導遊的講解,沿山壁鑿成的渠道,將雨水收集入儲水槽,沿山坡而建的8個儲水槽,可儲水4萬立方公尺,整個馬薩達的供水系統就一目了然了。這些水除了飲用外,還供應了浴室與游泳池的用水。 下一站來到了猶太會堂(Synagogue) ,這裡展示了一些寫有名字的陶製碎片,其中有一片寫著 "Ben Ya'ir" ,他就是領導著奮銳黨力抗羅馬軍的領導人,在約瑟夫斯(josephus)所寫的故事中,死守馬薩達的十個家族980人,最後一夜他們抽籤以互相自殺方式來殉國,這些寫有名字的籤片就是有力的歷史證據了。 這裡的建築物都會有這樣的線,黑線以下表示是2千多年前殘存的建築,線以上是後來修復部分。 帶著沉重的心情我們走到了鴿塔(Columbarium Towers) ,這個塔牆上留有數百個洞讓鴿子棲息,鴿子肉成為居住在馬薩達的人的肉品來源之一,而鴿糞更可以做為農作之肥料,塔的頂端亦可做為瞭望之作用。
最後我們來到了馬薩達被羅馬軍猛烈攻擊的破壞點(the Breaching Point) ,當最後一役發生時,羅馬人築成的圍城坡道已達馬薩達防守點的山頂下,羅馬將軍下令用火攻,但風勢不對所以反燒到自己;也許是天意,後來風勢一轉,整個火勢一發不可收拾的燒向馬薩達的防守處。
馬薩達守城的將領愛力阿沙爾 (Elazar ben Yair's)眼看大勢已去,就召集所有的同志,告訴大家城再也守不住了,羅馬軍明日就會入城,與其受辱,不如在城陷之前自行了斷。所以他們每戶就推出一名代表,用抽籤的方式去殺對方的家人,這十個人再抽出一個人殺其他人,最後自己再放火自焚,這就是馬薩達驚天地泣鬼神的一頁壯烈成仁史。在破壞點(the Breaching Point)的附近,還可發現一堆石製的巨大砲彈、彈頭和被焚燒過的彈弓,可見當時這個古戰場戰況之慘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