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心裡的小小火焰
| 有些事物,剛接觸時只是心裡的一縷波紋,一顆小小的種子,幾乎沒留下記憶就在生活裡淡去……但時過境遷後的某一天,突然發現它已經在心裡的小角落,默默長成了一片不能忽視的森林。 我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高職的慘綠青春時光裡,我在一本書裡邂逅了另一個年輕生命,他是《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書裡的主角克里斯(Chris),在那段被沉重課業壓得透不進光的黑暗年代,他勇於活出自我的故事,那如同幻想般的生命經歷,像是道溫暖的光,衝撞我對世界的固有想像。雖然隨著日子過去,曾一度在現實裡被忘記,但其實它仍被放置在心裡某個隱祕的櫃子裡,直到機緣巧合的某天,我打開櫃子,發現它不只在那裡,還已然盤據心裡最重要的角落,牽引著我的命運。 高職畢業時,我、妹妹與兩位同學踏上懵懂不清但滿腔浪漫冒險精神的單車環島旅行,一無所知反而讓任何經驗都格外有趣,如果人一生中有幾個改變軌跡的關鍵片刻,我想,那就是其中之一了。 出社會後,在白色巨塔裡工作,生活穩定卻一直難以順從「人生就是如此」的理所當然。在醫院的工作令人漸漸戴上面具,以麻痺對生老病死的感觸,然而這盔甲卻在一個相同年紀的年輕生命的凋零裡崩落,「人生無常」,道理古老卻多麼真切。 我發現自己深深恐懼未曾真正活過就死去,那什麼是真正的活著?自小對玄奘取經與《西遊記》的嚮往,讓我決心踏上一段橫跨中國前往印度的自行車長途旅行。追尋大師足跡的路途上,我在印度一片留給老虎的森林保護區裡,在恐懼與解脫中,首次真正發現了內心最真切的渴望,意識到原來與自然合而為一的生活,能帶來多麼美好的平靜與肯定,這是人生裡第二個重大轉折。 回台灣後,我飢渴的吸收有關自然與人的一切:參與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登山嚮導的培訓,與原住民一起在山上生活……都是為了知道究竟怎麼做才能跟自然相處。那年雖然身處自然的日子漸增,已經「在自然裡生活」了好一段時間,卻仍然觸不到天人和諧時的平靜,令我不禁想問:「天人合一的境界究竟如何尋求?」 為什麼人走在山裡,卻帶著畏懼,害怕飢餓害怕迷路,非得要食衣住行裝備隨身,才能感到安心?一群人走入山裡,以音樂驅走鳥鳴,好像聽不見人為的聲音就會被山所吞噬;看著地圖,只在心裡描畫著山頂,卻留意不到腳底每一寸土地所潛藏的美麗;行程、距離與時間壓力,讓我們在山裡匆匆來去,只留下數位螢幕上的身影當作來過的證據;即使走上無數個山頂,卻不曾停下腳步傾聽,我們到山裡,卻又諷刺地迫不及待離去,思念著山下熟悉的文明……在這樣的山行裡,我找不到曾經感受過的那種與大地自然和諧為一的平靜。 這樣的疑問引導著我,踏上了一條尋找天人合一的追尋之路,決心前往美東一所傳承自阿帕拉契印第安人生活智慧的學校進修學習;在美國、加拿大與阿拉斯加,流浪於各種不同面貌的荒野裡,探索並嘗試著印證,究竟人們能不能與自然一起生活?我要以大腦、心靈與雙手在其中不斷深化,面對著自然元素的考驗與供給,應用所學的一切,真實地體驗人需要在大自然的淬鍊下,學習謙卑與成熟,去發覺人──只是在大自然裡的一點點。 旅程途中,從心的角落櫃子裡跳出了一個年輕生命,那是Chris,原來當年在心裡點燃的火焰未曾止息,甚至悄悄挪動著我的腳步,走上了他當年的追尋。於是我決定前去那帶走他生命的荒野,去那裡生活與學習,重新帶著住在心裡那青春時代的自己,儘管當年的課業痛苦早已遠離,但心中留下的火光仍然讓現在的自己感到無比珍惜。 生命像是一項項被註寫好的巧合,這一年在美國的學習,就像是尋找一塊在人生完整拼圖上遺落已久的小碎片,在一次次的修正與確認之間,逐漸看清難以想像的畫面,這是本關於衝撞、體悟與學習的書,記錄一位在都市誕生,童年缺少大地連結的孩子,重新牽起與生養自己的土地連結的足跡。 一個都市人逐漸轉變為自然人的旅程。一種渴望依靠自然生活的追尋。 期許這本用雙手、時光、笑聲、疲累與生命體驗譜寫出的故事,能帶給您一點點的想法與刺激,就如同點燃小小的火苗一般。那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