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哈魯巴達村,約半個鐘頭後,我們來到郊外的布拉馬戰爭公墓,這座公墓建於1942年,每天差不多有300名遊客到此參觀。據估計有將近3800名第二次大戰為國捐軀的盟軍士兵長眠於此,約有700人無法查出姓名。大部分是澳大利亞人,年齡在16到69歲之間(有一半以上是18歲左右的青少年)。 1942年當第二次大戰進行到尾聲時,日本在巴布亞島的 Buna 北邊登陸,並計劃繼續攀越歐文史坦利山脊,穿過科科達步道(Kokoda Trail),南下攻進摩勒斯比港。如果被日軍順利攻下摩勒斯比港的話,將會嚴重威脅到澳大利亞的領土安全,為了阻止日本兵的攻勢,澳大利亞派出了數千名的精銳兵力進入歐文史坦利山區,與日本上萬名的兵力對抗。
隱藏在熱帶叢林中的科科達步道,只有數人可通過的寬度,又暗藏著各種潛在的熱帶傳染病之危險,雙方的攻防戰都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參與戰鬥的士兵死傷慘重,最後澳大利亞終於逼退了日軍,守住了這條步道之 防線,屢次受挫的日軍,已成為強弩之末,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後,才結束了這場世界大戰。
大家來到布拉馬戰爭公墓憑弔時,導遊都會提到科科達步道,它因為這場戰役而揚名,我們沒有安排深入叢林去步道探險,不過聽過這段故事後,對它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了。
雖然是個墓園,但看起來卻沒有陰森的感覺,只覺得四周綠草如茵,花木扶疏,一排排白色大理石的石碑,組合成了一幅壯觀的幾何圖形,畫面十分的具有吸引力。據說這是太平洋區的最大一座墓園,果然是名不虛傳了。
我們的團員對墓園都蠻忌諱,大家都躲得遠遠的,只有我存著百無禁忌的心態來憑弔這些英靈。當然要拍下到此一遊的紀念照,讓世人知道他們是為了捍衛家園而犧牲的,也希望做為後代人之殷鑒,永遠不再引燃起戰火。
今天的行程本來到此就結束了,但為了讓我們都能拍到天堂鳥的照片,領隊特別增加了野生生物保護區(Wildlife Sanctuary)的參觀行程。這座公園座落於摩勒斯比港的郊外,門口也是以很誇張的面具圖騰來裝飾,顯得十分具有特色。
裡面最吸引人的當然是巴紐各種特有的飛禽,首先我們看到的是深色的小鸚鵡(Dusky Lorikeet),成鳥會有黃色橘色掺雜在脖子與腹部,這種鳥都是成群的棲息於懸崖岩壁上,除了島嶼與高地外,全巴紐都看得到這類鸚鵡。
彩虹鸚鵡光想像就很美了(Rainbow Lorikeet) ,牠是巴紐十分普遍的鳥類,喜歡棲身於椰子樹與木麻黃樹林內,全身顏色就如同彩虹般燦爛,以花蜜、水果和昆蟲為食物。
這裡的鸚鵡種類真多,Stella Lorikeet這種鸚鵡顏色也是以紅綠為主,在中部的高地地區常會看到牠們的蹤跡,部落的居民最喜歡拿牠們的羽毛當頭飾。
以前已經介紹過戴著維多利亞皇冠的鴿子(Victoria Crown Pigeon),而這兒介紹的是南方的皇冠鴿子(Southern Crowned Pigeon),牠們唯一不同的是後者頭上的皇冠沒有華麗的長羽毛,戴著的是樸實型的皇冠。這種鴿子是濱臨絕種的鳥類,屬於保育類的珍禽。
| | 戴著維多利亞皇冠的鴿子(Victoria Crown Pigeon) 與南方的皇冠鴿子(Southern Crowned Pigeon) | 巴紐的鴿子種類都是很罕見的珍禽,像這種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尼科巴鴿子(Nicobar Pigeon) ,擁有閃亮繽紛的羽毛;這麼漂亮的罕見鴿子,只有照片解說,卻不見蹤影(可能躲在樹蔭中),實在可惜。這種鳥類只出現在西部新不列巔島上。
下面這隻深色的鳥被稱為Crinkle- collared Marucode,黑色羽毛?雜靛藍色彩,脖子周圍有如縐褶般的羽毛,十分的有趣,這種稀有珍禽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濱臨絕種的鳥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