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8月11日)興農牛總教練劉榮華請辭獲准,原總教練一職由首席兼打擊教練張文宗暫代,消息一出引發各界討論。
職業運動當中帶隊成績不好,總教練請辭天經地義,下半季興農牛戰績5勝21敗1和,勝率不到2成排名墊底,劉榮華辭去牛隊總教練職位看起來似乎合情合理,然而,劉榮華是欠缺帶兵能力導致戰績不佳?還是揹負興農球團政策失當的原罪而掛冠求去?耐人尋味。
當外界討論興農牛必定會檢視「全本土政策」,每個球團都有各自的政策及方針,興農牛決定走全本土路線其實無可厚非,只要本土球員表現夠強勢,全本土政策根本不是問題,問題就出在興農牛本土球員表現夠強勢嗎?
先以興農牛打者群在上半季的表現來看好了。上半季興農牛團隊打擊率高達0.309、上壘率0.371,這兩項數據都高居全聯盟第一,平均每一場比賽可以攻下5分左右,算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上半季興農牛團隊打擊成績亮眼,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陣中有不少中生代球員壓陣,包括張建銘、鄭達鴻、余賢明、蘇建榮、許國隆、王信民、林益全等,上半季這7名打者打擊率都超過3成,林益全甚至超過4成,由這幾名有經驗的打者帶頭衝,牛隊打線確實讓人耳目一新。
相較之下,興農牛投手群的問題可大了!有人會說,「其他三隊都用3名洋投,唯獨興農牛沒有請洋投,這一方面可要吃大虧了。」這一句話可能只對了一半,因為大家容易忽略一個事實,牛隊擁有很出色的本土投手群,包括「五林幫」林英傑、林其緯、林克謙、林晨樺、林彥峰,和陽建福、張耿豪、沈鈺傑、陳煥揚、賴鴻誠、許文錚等。
今年球季開打前興農牛教練團一度有「不知該如何安排先發後援」的甜蜜負荷,沒想到上半季興農牛團隊防禦率竟高達5.53,全聯盟最差,當然就不用提下半季荒腔走板的表現了。
投手群崩盤,投手教練蔡仲南難辭其咎,特別是投手分工和角色定位不明確,造成投手戰力無法充分發揮。今年球季興農牛總計有12位投手擔任過先發,是四隊當中最多,經常可以看到後援投手投得不錯就拉上先發輪值,先發投不好或剛剛傷癒復出的投手,就從牛棚出發,例如下半季林其緯經常先發、後援兩頭跑,林英傑傷剛好就從中繼投起,且張耿豪和陳煥揚不管在球隊領先或落後,經常可以看到兩人上場救援,牛棚投手分工不像統一獅和兄弟象已建立明確的「勝利組」和「敗戰組」,當一名後援投手頻繁出賽導致身體疲勞,戰力自然大打折扣。
2010年球季興農牛投手群在日本籍投手教練紀藤真琴的帶領之下,繳出團隊防禦率3.02全聯盟最佳成績,2012年球季牛隊出賽87場團隊防禦率高達5.59,幾乎呈倍數成長。有人可能會說2010年牛隊投手群有正田樹和高津臣吾助陣,成績好理所當然,但別忘了,近兩年牛隊補進大批有潛力的新秀投手, 2010年的牛投群即使比2012年牛投群強大,但應該不至於落差這麼大才對。
可以去查一下成績,陽建福、林英傑、林其緯、沈鈺傑、張耿豪等投手在2011、2012年球季投球成績,和2010年球季相比明顯下滑。同一位投手在不同年度表現落差大,主客觀因素很多,投手教練是重要因素之一,這個差距在於蔡仲南缺乏擔任投手教練的經驗,加上牛隊投手群普遍年輕化,不像打擊群還有幾名中生代打者撐腰,一位缺乏經驗的投手教練帶領一群缺乏經驗的年輕投手,結果可以預期。
其實做為資方的興農牛球團高層想法很容易理解,去年球季牛隊墊底,球團不但沒有大幅減薪,還有不少球員成績不佳反而獲得加薪,例如林其緯只拿下3勝12敗、防禦率4.35成績,月薪還從15.8萬加到17萬,而且球團還灑3千萬簽下不少好手,可以說「要錢給錢,要糧給糧!」大家還有什麼話好說的?
但興農牛球團高層可能忽略幾個細節,首先,不聘請洋將對於牛隊教練團和球員來說,基本上和對方頂級洋投鎌田祐哉、迪薩猛、強納森碰上時,氣勢上就弱一截,這是很微妙的對戰心理;其次,興農球團可能會認為自己的本土投手和打者夠強,足以和其他三隊抗衡,但卻忽略沒有相對打造夠專業和有經驗的教練團,特別是投手教練這一環,讓整體戰力無法發揮到極大化;第三,4月底興農球團因戰績不佳而取消單場勝場獎金制度,下半季還放話「全年度墊底的話不排除減薪30%」,無非是想激勵球員奮發向上,但沒有洋投已經夠吃虧了,加上教練團若無法提供適時協助和指導,戰績不佳卻要球員去承擔一切苦果,「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吃得少。」,球員會服嗎?
當然,實施全本土政策,讓牛隊不少本土球員,特別是投手,有不少揮灑空間,但部分年輕球員也必須捫心自問,「真的有用一生懸命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職業嗎!?」可以說,現在興農牛從高層行政人員到底層球員,各個環節似乎都出了問題,或許,劉榮華必須為戰績不佳下台以示負責,但興農球團高層能與戰績不佳脫鉤嗎?每一場比賽看到牛隊看台上空蕩蕩一片,興農球團高層內心不會覺得難受嗎?該是大刀闊斧改革的時候了。